面对“双减”政策,职业教育成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的一个方向。然而,职业教育并非人们想象的是一片蓝海。“普职分层”还是流传在学生与家长中,让我们看看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如何发言。
“普职分流”还是“普职分层”?
“‘普职分流’被很多家长认为是‘普职分层’,学生在中考时就被‘分层’乃至‘淘汰’到中职,一直以来,职业教育被看作‘低人一等’。”对于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直言不讳。
胡卫表示,这会令家长充满“普职分流恐慌”,进而加剧中考竞争,严重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双减”目标的落实。“普职分流”演变为“普职分层”,令很多中职校的师生对中职的认可度日益降低,也直接影响了中职的办学质量。
因此,胡卫建议积极探索“普职融合”发展新模式。
逐步把更多高中办成综合高中,同时在每所高中学校开设普高课程和技能课程,并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
逐步推行综合高中学分制教学,将来对高中阶段在校生 “普职相当”的要求,可改为要求综合高中开设普通学术性课程与技能课程的比例要大体相当。
稳步推进普高与中职合并重组。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先行先试,推进现有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的合并与重组工作,加快发展新型综合高中。
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
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教育,总理这样说: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
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