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间,针对直播带货行业的各项政策接连出台,让诱导消费、虚假夸大宣传、缺乏售后等诸多受到关注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在业内专家看来,资本加持、平台扶持与政府引导,将共同使得直播电商行业停下“野蛮生长”的脚步。未来行业相应的模糊空间将会收窄,规范性将会增强,直播电商行业将在健康的氛围下向着有序、理性的方向发展。
直播格局变动,内容变现速度加快
随着疫情爆发,直播电商更是迅速走上舞台中心。最近两年,多地多部门先后出台多条政策对直播电商进行扶持,各地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央视等主流媒体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其中。
直播带货甚至被认为是拯救传统电商的稻草,因为新场景会带来冲动消费,和新的用户。
据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197.0%,预计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截至2020年底,中国直播电商相关企业累计注册8862家,行业内主播从业人数达到123.4万人。
但盛极而衰,随着雪梨、薇娅等头部主播因偷漏税被处以天价罚单后,直播电商的高速发展或许将被按下暂停键。但近期淘宝直播各项数据都有增长,而中腰部主播和店播的流量增幅也很大,一些中小主播的直播间流量甚至出现成倍增长。
直播在当下依然是转化率较高、人货匹配效率最高的营销方式,它对货架式电商带来的改变仍在继续。除了直播之外,短视频营销、社区种草在2021年也被各大电商重视有加。,随着内容电商们持续探索,头部平台也继续加码这一领域,变现速度也将更加迅速。
政府扶持政策不断更新
直播电商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政府的扶持政策是分不开的。近年来,一系列直播电商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掀起一波发展直播电商经济的热潮。但与此同时,针对电商直播乱象的治理与监管方针也相继出炉。业内专家表示,激励扶持与引导规范政策并行,才能在更深层次上驱动直播电商高效有序运转。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自今年5月25日起施行,《办法》明确直播营销行为8条“红线”,并针对社会舆论广泛关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多处强化,旨在规范网络市场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6月17日,浙江省网商协会发布了《直播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这是全国首个直播电商行业规范标准,分别确立了主体资格、亮证亮照、商家和主播入驻审核、规则建立、直播监控、违规处置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全流程的规范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解决直播带货存在的各类问题是一个综合治理过程,法律标准、制度规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从产品质量到主播专业性,再到平台的严格监管,只有各个环节都能保证不再出现纰漏,直播电商行业才能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