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印发《“ 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针对无人机产业,规划提出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 、加强无人机运行安全管理等内容,并提出无人机十四五期间运行小时数于2025年达到250万小时。
以下为规划中提到无人机的相关内容:
“ 完善安全治理体系”
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计划审批、中小机场设施设备保障、危险品运输等领域创新安全监管机制,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加强无人机运行安全管理。健全军队、地方、民航多方协作的无人机飞行管控机制,依法构建协同监管能力,形成不重不漏、联防联控的监管格局。围绕民用无人机登记、人员资质、运行要求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引导其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引导无人机技术持续完善,增强无人机运行监控能力,提高无人机安全性能。
“夯实安全保障基础”
研究无人机对运输飞行安全影响及治理方案。
“完善适航审定和运行评审体系”
加快研究制定无人机等重点领域的规章标准及配套管理程序。加强无人机、 电动力推进系统、氢燃料电池、3D打印、新型复合材料等适航验证方法的基础性研究。加快完善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系统适航管理模式。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不同场景和风险等级,研究开放一批地面无人驾驶装备测试实验场地,支持开展新型设施设备创新应用。探索军民航协同运行、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研究制定适应无人机物流等新兴业态发展的规章标准体系。
“打造高效的航空物流网”
研究制定适应无人机物流等新兴业态发展的规章标准体系。
“拓展多元的通用航空网”
支持引导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 建设,满足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发展需要。
“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鼓励无人机应用拓展,支持无人机在邮政快递物流、城市公共服务、应急救援、公共卫生等领域服务,推动无人机在城市乡村和边远地区推广应用,融入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