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数据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对国家治理能力、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各项技术应用背后的数据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有关数据泄露、数据窃听、数据滥用等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保护数据资产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在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快车道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数据安全治理,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感”,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超过过去15年总和。其中,政务、医疗及生物识别信息等高价值特殊敏感数据泄露风险加剧,云端等数据安全威胁居高不下,数据交易黑色地下产业链活动猖獗。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
大数据技术如同“蜡和羽毛”制作的翅膀,它可以帮助我们飞得更高,但是如果我们不对其规范,便有葬身大海的风险。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的提升是防止数据泄露的关键。我们在享受数据红利的同时,数据安全保护这根弦须臾不能放松,守护信息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谈到大数据的时候,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数据很大,但事实上大数据并不仅仅等于大的数据,其格式、体量、价值也都远远超出了传统数据的规模。那大数据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当你在电商平台上买了一件裙子或者一个包后,再次登录平台时会发现有很多相关类型产品的推荐广告,这种精准的广告推荐方式就是利用的大数据。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大数据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大数据行业真的是人才稀缺
2011年至2014年四年间,我国大数据处于起步阶段,每年均增长在20%以上。2015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已达到98.9亿元。2016年增速达到45%,超过160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有望成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但数据开放度低、技术薄弱、人才缺失、行业应用不深入等都是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资料显示,未来3至5年,中国需要180万数据人才,但截至目前,中国大数据从业人员只有约30万人。同时,大数据行业选才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初期,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ETL研发、系统架构开发、数据仓库研究等偏硬件领域,以IT、计算机背景的人才居多。随着大数据往各垂直领域延伸发展,对统计学、数学专业的人才,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偏软件领域的需求加大。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就业“钱”景在哪里?
本专业就业领域广泛,就业薪资较高,发展空间较大。毕业生可以在银行、金融、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担任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等职位,从事数据提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开发、数据可视化等工作。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