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最近教育部发布的新版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其中约1/3是电子信息类和人工智能类。人工智能专业的增设并不意外,它已经连续三年成为高考志愿的热门专业。
人工智能是一门涵盖了计算机学、数学、神经学、图像学、语言学、信号学、自动化、逻辑学、博弈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这个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能在人工智能及相关落地场景(如智慧油田、智能化资产管理、智能医疗等)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建设“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是促进人工智能与高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高职院校构建与人工智能相匹配的新专业结构,应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既契合学校教育条件,又满足区域智能产业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促进人工智能关联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为构建智能社会提供支撑作用。
曾经人工智能还在被讨论是否会替代人类或超越人类,任何技术或工具都应该是为人所用,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能用的更好?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能更好赋能企业,更好与业务场景结合,帮助人类辅助工作,提升效能,抑或融入生活,提高品质,甚至带来新的创新场景与商业模式。这都是我们应该去探索和落地的方向!
在未来,任何传统领域向前推进都需要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更要渗透到各个专业的培养中,同时与各个行业相结合。今年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就包括了智能采矿、智慧交通等,包括去年新增的智能装备与系统等,都在向这个方向推进。
数据智能相关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将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推动社会进入智能经济时代。
一、在金融行业,与机器学习的契合度较高,在智能风控、保险核定、精准营销等场景中有较多需要;
二、工业行业,希望能够借助科学的算法模型应用,帮助工业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减少资产损失;
三、医疗行业,比如药物发现中通过算法提高靶点筛选、晶型预测等环节的效率,以算法模型赋能基因测序,提升疾病风险预测与辅助诊疗的准确性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四个巨大的创业机会,它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融合起来,它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工业、农业,还将覆盖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面向个人还是教育、医疗、生活,智能机器人可以取代以往的一些价值环节,以后各种各样的价值环节都会被智能机器人相对赋能、升级或颠覆。实际上,智能机器人从过去IT技术到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底层芯片技术到上层产业化,会有非常大的空间,也会有非常好的企业出现。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