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爆发打乱了经济生活节奏,人工智能凭借独特优势站上了抗疫的浪尖。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也推动科技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逐步从技术研发阶段向商业化落地快速推进,目前已进入赋能传统产业链、与各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
01
自2016年始,国家相继出台多项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突破,鼓励核心硬件产品自主研发,助力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推动工业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进程。
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政策确定人工智能技术重点发展地位,明确提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三步走”重要规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该政策推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硬件及软件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展,促进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推进工业智能化转型进程。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密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在世界主要大国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出台相关政策,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的环境下,中国政府把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决心。
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布及切实执行,为中国工业领域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助力,中国智能制造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02
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为“运算平台+数据资源+算法”,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不断突破。深度学习在人工神经网络基础上发展而来,自2006年提出之后快速发展,在搜索技术,数据挖掘,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推荐和个性化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深度学习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开启新一轮革命。
(1)人才储备将成为制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来看,虽然相关机构的研究表明华人的人工智能学术成果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在大部分领域仍落后于全球一流水平。虽然中国在数据积累和传统产业基础上有一定的优势,部分细分领域有一定成果,相关研究投入不断加大,但整体上的人才储备落后于美国,在基础研究、产业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将成为制约人工智能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新业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出现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随着专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合集,“人工智能+”作为新经济的业态已经开始萌芽,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拥抱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助力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人工智能全面发展需要更多的积累
真正的强人工智能缺乏基础,人工智能技术更多的是依靠机器学习和计算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理性地看,“机器统治人类”的奇点恐惧缺乏一定基础,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在机器学习等关键领域得到了一定的突破,但更多的是属于专用人工智能,往通用人工智能等更高层次的发展仍需积累。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