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新的应用模式和新兴的工业生态,日益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为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不论是国家还是产业层面都极其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各方也在积极开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新格局。如今,在政产学研用共同努力下,通过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发展已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正式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报告(2018-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在会上对该报告进行解读。
鲁春丛指出,这三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五大成效”:
从上到下,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从无到有,四大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从点到面,融合应用新动能快速壮大;
从外到内,5G赋能构筑全球的领先优势;
从小到大,产业新生态蓬勃发展。
不难看出,工业互联网已步入了快速的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期。为把握数字时代契机,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坚持统筹推进,持续完善体系建设
积极地利用5G、时间敏感网络等基础开展工业网络升级,带动企业数字化的改造,一体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应用、管理,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发展,积极推进特色化、专业型的平台建设,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高标准建设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加速数据的汇聚、共享和价值的创造,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水平。
二、坚持需求导向,深化行业的融合应用
立足工业、面向工业、服务工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强试点示范培育,推广典型场景的模式,组织编制工业互联网与细分行业的融合应用参考指南,指导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加强融合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的应用标准的研制和推广。
三、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产业供给能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的共性技术供给的水平,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完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和产业的创新新的建设,高质量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四、坚持互利共赢,构建开放的发展生态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实现融通发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融通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工业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发展的新生态。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