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产教融合之路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根本举措,也是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影响其办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就必须充分认识产教融合的实践意义,洞悉产教融合的重点与难点及关键点所在,从而找准突破点,进而在产教融合方面有重大作为。
8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校企合作。
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培养计划。大力开展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开放技工院校一年以上非全日制学籍注册通道。依托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工作扎实、校企深度融合的技师学院,探索推行弹性学制,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双师联合培养预备技师和技师。
依托技工院校创建或与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技师研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等方式合作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聚焦新产业、新职业发展方向,大力开展技师研修交流,开展企业技师培养培训。
组建多层次校企合作联盟网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形成技工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工作网络体系。
支持集团化办学、引企入校、企业办学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将校企合作开展情况纳入技工院校评价体系,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院校在招生计划安排、学籍管理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打造100个左右技工教育联盟(集团)。
推动校企合作服务职工技能提升。鼓励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带动各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技工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
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知识讲座、课程资源开发、技术辅导等服务,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培训机构的建设。
鼓励技工院校的院系与企业车间、班组结对子,建立校企合作的学习团队,通过多种教育培训服务供给,为职工提供终身技能发展服务。
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随着业务的拓展、技术的革新,企业的用工需求也有了更高要求,培养出契合企业需求、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一直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