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智慧医疗的各类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泛指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智能化基础设施的搭建及数据收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赋能医疗行业,有效提升医疗行业的诊断效率及服务质量。
智慧医疗具有数据密集型等特点,通过“用户友好”的交互方式、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病变检测,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效率,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方面发挥作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设施和解决方案与医疗场景加快结合,使得智慧医疗来到我们身边。
在此次疫情期间,智慧医疗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在公共卫生防控和救治方面进一步持续发力。
智慧医疗中远程医疗的开展也日益成熟——通过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即便身在农村、地处偏远,患者也能享受省级名医的会诊。然而,由于远程医疗对图像传输有着特殊的要求,一般需要1080P、30FPS以上的实时视频要求,4G网络远远达不到标准,因此基于远程医疗的智慧医疗建设和推广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而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已经跻身全球各大经济体发展的第一梯队,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
产业数字化助力智慧医疗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由“十三五”初期的11万亿元增长至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均位居全球前列;4G基站总数达到544万座,移动互联网接入数据流量消费1220亿GB,位居全球第一。同时,截至2020年9月,我国光纤网络已全面覆盖城乡,光纤用户占比达超过90%,5G基站建设数量已超过48万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领跑全球。
当智慧医疗与5G技术相结合,5G的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将成为推动我国医疗及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智慧医疗及医疗健康领域也将直接受益于5G网络和技术,并且随着5G与AIoT的深度融合,将发掘出更多智慧医疗、智慧健康的应用场景,使高清视频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紧急救援、AI辅助诊断、远程医疗教学等新业务的应用落地变为可能,为智慧医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对5G的应用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5G结合AR/VR等技术助力各地医疗机构抗击疫情。更快速度、更低时延、更稳定的连接,基于5G 智慧医疗的高新技术,或将让医疗的改变发生在每一个角落。
政策推动智慧医疗建设——近年来,国家各大部委陆续发布智慧医疗建设相关指导性政策。2018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针对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对未来5 ~ 10年全国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提出了建设要求。同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发展“互联网 ”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药品供应保障服务、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健全“互联网 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