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大论断,我们将把新征程作为新奋斗的新起点,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
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
据新华社6月9日消息,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日前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职业教育法施行20多年来的首次大修。草案共8章58条,聚焦职业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法律基础。
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公布实施,对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如何把职业教育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着力解决职业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此次职业教育法修订的重要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草案此次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事关新时代教育发展,更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优化类型特色,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着力“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翻身仗”,走出了深化改革的“关键三步”,发生了格局性变化。第一步是从自身审视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自身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判形势,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第二步是从教育体系审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全面贯彻落实“职教20条”,科学处理普职、产教、校企、师生、中外五个关系,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第三步是从经济社会审视职业教育,创造性提出技能型社会建设,让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这三步棋层层递进、步步深化,立起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整体推进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也改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企业、家长、学校认可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新的征程上,我们将持续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坚定不移走内涵特色质量发展道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决定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完善中高本衔接、一体化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培养,使学生高薪就业、体面从业。二是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使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有机衔接、相互促进。三是扩大教育体系开放水平,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融通发展,发挥职业教育在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推进学分银行落地。
第二,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是从破解“鄙薄技能”的根本矛盾入手,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待遇、经济待遇、政治待遇,让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拿到更高的薪水、有更好的发展、过更好的生活,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二是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事迹,积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三是引导激励全社会共同关心、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三,提高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系统总结我国当代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加强基本规律和内涵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理论研究、政策指导和实践发展的良性互动,构建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并大规模、大力度对行政人员、学校领导、一线教师等分类开展培训,推动职业教育内部提高站位、提升水平、共享经验。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