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刚公布的毕业生也是达到了909万人,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也成了一个难题。如何安排就业成为教育部的头等问题,也成为了家长们重视教育的开端。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偏向走本科教育的道路,能考本科就不要考职业院校不要上专科。在多数人的观念里,选择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孩子人生的破灭,孩子将来就会没有前途,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职业教育真的没有前途?
在职业教育如今面临转型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职业人才就成了国家现在需要建设的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而言,只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欧美、日本等才能实现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中国的职业教育目前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当然国家已经发现并且开始调整。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独立学院的转设就是在为了职业教育铺平道路,相信大家在新闻上也看到过不少的“职业技术大学”这类名称,并且这些大学不是私立也不是专科,而是正儿八经的本科,享受国家的支持的。
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去年在江苏的分数线就是二本,并且还是本科批次,按照省内二本的分数线招生。可想而知,现在的职业教育逐渐走向本科化。很明显职业教育将成为接下来的重要趋势。
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工学一体、产教融合取得明显成效。从“前店后厂”“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到一体化课程改革,每一步都强化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一致性。
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2340家企业纳入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72家企业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21个城市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确定150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职业教育各项经费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9.97%。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3%。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为22568元,比上年增长6.51%。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2021年,财政部、教育部下拨276.9亿元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巩固提高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完善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规定各地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
职业教育=技校?
而之所以职业教育不受大家待见主要是人们总是习惯的把职业教育当做技校,就是学个一技之长的地方。总是会认为高中考不上普高的,最后都去了职校。可想而知,国内的职业教育发展时间尚短,传统的大众认知的改变也需要时间。
中国之所以接受职业教育的改变,进行本科化教育,不仅仅是国内的需求,更多的是看到了国外的发展,与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同,同属亚洲的新加坡才是学习的重点,因为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的模式就和新加坡差不多。
新加坡的教育和中国类似,也是层层分流,从小学开始一直到上大学,而在职业教育方面,新加坡的北烁学校、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皆是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新加坡的成功之处就是没有忽略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让在中小学、小学生中没有产生文盲,这就是新家坡独特且成功的地方。要知道新家坡是一个精英化教育极其盛行的国家,能在这种大背景下办好职业教育真的不虚。
一直以来德国都是以制造业而闻名,是世界上出产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德国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这背后就是归功于德国的技术教育,而中国现在推行这样的本科职业教育就是因为国内的制造业行业缺口达到了3000万,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某集团老总曾说过,”中国的大学生现在只想进公司,没人愿意到工厂去“。国家也看到这样的问题,并且还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像这种缺口3000万的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