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新兴应用不断涌现,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就有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130所高校增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也频频登上大学专业“热搜”。
01
多所高校开设AI专业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正在加快推进,教育部特制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计划》中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建设,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2019年3月,教育部发文批复了35所高校作为“人工智能”首批新专业建设资格,首次确定了人工智能这个本科专业,包括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内。
2020年,全国范围内获得人工智能专业首批建设资格的共有180所,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名校都在列。截至目前,国内共有215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这些高校之中,有60所双一流大学(占比28%),其他155所为普通本科院校。
02
各行各业的AI
AI 技术越来越多渗透进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工业智能化”、“农业升级”、“告别交通拥堵”……这些梦想也因此成为了可能。
农业领域,百度大脑联合企业伙伴推出的智能水培蔬菜智能种植方案,将作物产量提高10%—15%,成本降低10%—15%,并大幅提升农业专家的照看面积。
城市管理领域,百度智能云携手泉州水务集团打造的泉州水务大脑,该项目使得集团整体人员效率提升5%以上,制水供水单位能耗下降8%。
无论是为农业、工业等领域释放劳动生产力、找到劳动力缺口的替代方案,还是能够触及前沿的领域,如利用火星车数字人为大家解读航天知识等,AI 技术筑建起的梦想舞台,向我们展示着科技带来的“无所不能”!
AI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人机交互方式的同时,技术产品还被更多地赋予了对生态环境、人文的关怀。
通过百度飞桨 AI 模型打造的治理沙漠机器人现已投入实验,沙漠变为绿洲的速度正在加快。
不仅如此,百度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护野生动物、上线垃圾分类小程序为生态保护出谋划策,AI 技术有望将人类与自然生活愿景塑造的更加和谐。
03
AI专业的就业前景
随着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在行业中成为燎原之火,精通算法的人才,也有着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薪酬也是很可观的,与行业蓬勃发展,并肩的是新兴岗位的诞生与技术人才的迭代,这也需要人才聚焦“前景岗位”,时刻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量。
人工智能产业的稳步发展一方面加速了技术革新的进程,同时在产业人才需求上也催生出众多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如下图所示。这些岗位主要基于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架构以及人工智能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进行梳理,涵盖技术架构中的基础层和技术层。
根据上述的人工智能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可将岗位类型归纳为高级管理岗、高端技术岗、算法研究岗、应用开发岗、实际技能岗、产品经理岗等类型。其中,算法研究岗主要指创新、突破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研究,并将人工智能前沿理论与实际算法模型开发相结合的岗位。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