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即信息技术,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被广泛认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深化了人们对于IT的理解。
OT,即运营技术,对很多人来讲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的术语,主要用来形容长期支持工厂运行的过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是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专业技术。
近年来,OT、IT逐渐开始融合,是技术更新的结果,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人被机器替代,越来越多的人工操作被软件自动化所取代,伴随着OT技术的不断的发展,IT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融合到了OT技术之中。
IT与OT的融合进程也就是从“仅仅自动化”到实时优化的转变过程,需要流程负责人员能够随时获取与流程相关的信息,做到实时跟进流程发展,企业从此将会大大减少因缺乏对问题的可视性而造成的停工期。
在两方相互融合的道路上,技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归根结底,这些融合的价值不能是模糊的,而是确定、可计算的,或者说,即使不能马上看到,也必须能够在逻辑上是可行、合理的,并可预测,必须要有可显化的价值,那么,用户才愿意真正推动这件事情。而这就包括了两个利益驱动问题:
(1).利益平衡问题:在新的时代,出现了要多方协同推进制造的升级优化,而这需要构建生态系统,但是,生态系统最难的问题是“利益均衡”,就像各种联盟组织,如果只是开会讨论没有落地不行,但是,如果有些公司只有输入而无输出不行,而且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如何保护原有的利益同时又新增利益。
(2).数据的价值与归属权的问题: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对于整个工业互联网架构而言,是一个多厂商、多技术(以软件形式)的融合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价值定义以及数据分享的层级定义比较关键,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策略和机制,如何为数据定义权属并且为数据赋予价值,并对这些价值进行有效的利益划分,如果缺乏一种良好的分成机制,那么,就会让双方不愿意迈出融合这一步。
成功实现OT-IT融合计划的大多数公司,在弹性安全策略的支持下,通过优化业务过程、增强信息支持决策、降低损耗、减小风险和缩短项目时间线,撑起了敏捷的企业运作,获得了丰厚的安全投资回报。
在网络、容器技术、算法与模型方面,IT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OT则在于制造端本身的控制、数据采集、算法、工程领域经验,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迎来更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
-end-